2)第三百七十四章:招生_入主大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安保问题,朱宸濠跟几个亲信大臣也是商议了许久。

  最终决定,干脆从那些侍卫中挑选出一批忠心耿耿,又能力出众的年轻人来,然后让他们也以军校学生的身份,陪同太子和陈王一起上学。

  这样一来,也就等于在为两个皇子配备了一群贴身保镖的同时,还顺便培养了一批人才。

  就在陆军军官学院进入开学前的最后冲刺阶段之际,紫禁城的防火改造也差不多大功告成。

  在最后剩一些收尾工作时,也就不再需要张璁事无巨细啥都要管了。

  而桂萼那边推行新赋税之法的工作已然展开,朱宸濠便让张璁将皇宫这边交给其他人,然后直接就投入到了清丈土地的重任当中。

  如今正在办的事项极多,朱宸濠所看重的那些官员,自然也都忙得脚不沾地。

  特别是严嵩,身上的事情太多,根本不可能同时进行,只能选紧要的先做,其他那些唯有往后推。

  就像研究抗生素这类的,现在就连日程都提不上。

  严嵩首先要面对的,毫无疑问是陆军军官学院即将开学这件大事。

  他可是学院的副院长,在学校即将开学前夕,他这个二把手的压力,也就比王大圣人小那么一点点而已。

  除了军官学院,严嵩此刻最紧要的工作就是赶紧将银行开办起来。

  这也是朱宸濠催得最紧的。

  现在花钱的地方太多,也只有银行这个最能吸金的单位真正开始发挥作用了,朱宸濠才能心安。

  银行的筹备工作比较慢,主要还是严嵩不满足于先在京城试点,而是打算在全国的那些大城市同时建立网点,然后再选一天一起开业,尽量将银行的功效发挥到最大。

  这一来就涉及到选址,修建或改造符合要求的房舍,还要建造金库,以及为各网点配备安保力量等等。

  至于柜台的业务员,倒是早就在开始培训了。

  其中的很大一部分,都是那些被裁撤的宦官。

  朱宸濠原本还想叫严嵩看看能不能从那些被遣散的宫女中也招一些,不过最后还是没这么做。

  他之所以放弃这个想法,跟这个时代对女人的束缚有很大关系。

  而且像皇后娄素珍那样的才女在这个年代绝对是凤毛麟角,其余那些女子,连识字的都找不出几个来,又怎么可能进银行工作呢。

  宦官则不同。

  其他朝代宦官的识字率也很低,但明朝却是一个例外,宫中一直都有专门教这些皇帝家奴读书识字的机构,所以大明的太监基本上没什么文盲。

  出现这样的情况,也是因为明朝的皇帝一直都将身边的亲信太监当秘书用,让他们代替自己完成文书工作。

  司礼监在获得披红的权力后,更是可以跟内阁平起平坐。

  而要做到这些,宦官则必须得识字。

  至于太监识文断字后会不会乱政,那就得看皇帝的能力了。

  要是像朱老四那样政治素质极强,又能察言纳谏的,太监根本就没有任何干政的空间。

  可若是遇到朱厚照那样爱玩儿的,也就有了刘瑾这样一手遮天的“立皇帝”。

  只是不管明朝的那些皇帝处于什么目的让宦官识字,都帮严嵩解决了一个四处招收银行柜员的问题。

  也算是为大明的银行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吧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