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048章 火铳手_明末:我是闯贼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

  果然,鸟铳枪声响起,啪啪过后,十个假人要害上,只有三发命中,其余的则是脱靶或者不在要害上。

  不过,鉴于鸟铳威力巨大,哪怕命中不在要害上,按照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,也救不活。

  所以,这一次十人齐射,实际命中五个假人,李大眼已经很满意效果了,毕竟,这些青壮,才训练几日而已。

  按照戚家军规定,训练鸟铳时,五十步外立一个靶子,一轮三发,三发全中着为上等,三发二中者为中等,三发一中者为下等。

  看过火铳手的训练后,李大眼并没有发现,有跟张成这厮一样的天生神射手,不过想来也对,神射手乃是天生,万中无一,自己区区二十人,就像出一个神射手,有些太急了。

  火铳手在训练,李大眼看着,心中思绪万千,瞬间看出了这个时代火铳手存在的问题。

  一是火铳手命中率的问题,这个问题,结合当下的工匠技艺,李大眼认为,暂时只能从射击的稳定性与铳管的质量上来解决。

  射击的稳定性,张成已经在解决了,增加火铳手手腕的腕力,剩下铳管的质量,只能依靠以后制造铳管的时候,严苛的工匠奖罚制度。

  重拾明太祖朱元璋的制度,在每一根铳管上面,刻上工匠的姓名,制造日期,制造地点,制造日期,以及点检记录。

  然后就是严苛的奖罚制度,制造出一根精良的铳管,在使用的时候,不发生炸膛或者寿命减短的问题,那就重赏,反之,则严惩。

  第二个问题,就是火铳手射击的速度频率问题,观察了很久,李大眼发现,每个火铳手,无论是鸟铳还是三眼铳,他们每次成功射击,需要至少两分钟时间。

  这种速度,如果在战场上,足够骑兵从五百步冲杀过来,也足够步兵从二百步杀过来,这么慢,怪不得在大明一朝,虽火器花样百出,却得不到重用,还是以冷兵器为主。

  要知道,西方欧洲列强,用火枪手取代冷兵器的地位,首先解决的就是射速。

  结合前日里偷袭艾家粮队,虽然占了偷袭的便宜,但是他们的众多火铳手射击速度过慢,也是失败的主要原因。

  人从夹道山坡上冲下来,再到列队行进,最后举枪突刺,他们的火铳还没来得及发射,只是刚点燃火绳。

  明朝的火铳,射击步骤大约分为到药,装药,压火,装弹,装火绳,点火绳,瞄准,射击这些。

  火铳手,以张成神射手为例,现在可以做到每半分钟射击一次,其他熟练火铳手,平均一分钟射击一次,而现在刚开始训练的青壮们,则需要两分钟射击一次。

  明朝不是没有人想出解决办法,比如戚继光,他就曾规定,火铳手的每次射击火药使用量,都各自装在一个竹管内,这就是最初的定量。

  李大眼觉得,竹管不防潮,也体积太大,用牛皮纸将火药,按照每次射击固定的用量,分别包装起来,然后胶漆密封,等到用的时候,在撕开倒入铳管即可。

  铅子也是一样,这样一来,不但保证了火铳每次射击的威力,还可以大大减少火铳手临战时的射击填装步骤。

  粗粗估计,至少可以节约半分钟时间,等以后训练熟悉,李大眼麾下的火铳手,射速至少要稳定在一分钟以内。

  还有另外一个解决方法,与之同样进行改变,就是使用排枪之术,随着上官一声令下,第一排士兵一起开火,开完火后第一排去后面换子弹,第二排顶上来继续射击,然后以此类推。

  喊过来张成,李大眼在张成一脸崇敬的注视下,把刚才的定装火药与排枪之术传授给他,然后,在后者无数阿谀拍马之词夸赞下,施施然离开。

  因为,陈汉升今日前去请管队官谷大成去了,算算时间,也该回来了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