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653章 不需要支持(下)_大明小学生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官,但唯有南北两京例外。

  只有这两个地方可以在家乡做官,总不能因为是京师人,就彻底不允许在京城里做官?

  南京六部也好,应天巡抚也好,都是朝廷直属的京官,不受地域限制,每个地方的人都可以选用,南京人同样能担任这两种职务。

  但对南京人来说,能在家乡或者家乡附近做官,堪称近似于“衣锦还乡”的特殊荣耀了。

  所以在大臣们眼里,秦德威推荐顾璘去做应天巡抚,绝对称得上“厚道”,绝对是给顾璘留脸面。

  即便对方是政敌,能做出这样安排,也算是一种最体面的台阶了。

  从这个角度来看,秦德威对同乡前辈也是做到了“仁至义尽”。

  户部尚书王以旂此时忽然补充说:“去年通州太仓,漕粮只运到二百八十万石,比额定四百万足足少了约一百二十万。

  如果不想连年亏空,今年必须要派有力大臣,坐镇江南督粮!”

  于是秦德威再次推荐说:“顾璘久在地方,政务娴熟,处事老练。而且又是东南人氏,极为熟悉江南民情,正适合迁为应天巡抚!”

  还在谢罪的顾璘看了秦德威一眼,神情十分复杂。

  他真没想到,向来穷追猛打的秦德威,居然在最后“仁义”了一把。

  认识九年了,从没见过这样“妥协”的秦德威,可见秦德威为了这个少詹事,已经不惜任何代价了。

  不过应天巡抚这个官职,对南京人来说诱惑力不是一般的大,古人都说过“富贵不还乡犹如衣锦夜行”。

  所以顾璘顾东桥竟然觉得,被“贬”为应天巡抚,似乎可能也许比少詹事更香。

  首辅夏言也奏道:“江南漕粮之事,万万不可轻忽,但江南地方民情复杂,牵连甚多。

  所以应天巡抚这个官职,非老于政务的大臣不可,顾璘久任封疆,出任应天巡抚确实妥帖。”

  漕粮就是大明朝廷的生命线,绝对不是闹着玩开玩笑的事情,嘉靖皇帝琢磨了一下,发现顾璘真算是一个合适人选。

  随后又对严嵩问道:“你意下如何?”

  严阁老心情有点苦涩,他已经回过味来了。

  礼部尚书张潮、双学士秦德威、首辅夏言、户部尚书王以旂,仿佛每个人都只做一件事,最后却拼成了一张大网。

  在今天之前,顾璘算是自己的人,但如果去当了应天巡抚,那又算是谁的人?

  严嵩知道,自己如果这时候还强推顾璘为少詹事,只会让嘉靖皇帝认为是胡搅蛮缠,从而感到厌烦。

  只怕连顾璘自己都对秦德威开出的条件动心了,那严阁老还能怎么办?只能无奈的随大流说:“臣附议!”

  如此顾璘的最终命运被决定,进入庙堂的节奏遭到打断了。

  他只能继续去当巡抚,只不过这是一个很特别的、不会让他不满的巡抚。

  这时又有王廷相出来说:“当初顾璘被举荐为少詹事,但被暂时搁置。如今顾璘另有迁转,那少詹事又应当以何人补上?”

  大臣们不由得看向秦德威,一个候选人顾璘退出了,那就只剩另一个候选人了。

  现在大家都明白,这是秦德威势在必得的东西,神挡杀神、佛挡杀佛的那种。

  秦德威今天绝对是秀肌肉并展示决心和实力的,想与秦德威争夺这个位置的,就要考虑有没有顾璘那么好“运气”了。

  某种意义上说,秦德威用霸道的方式,实现了众望所归。

  嘉靖皇帝等了会儿,见没别人再说话,就叹口气下旨道:“秦德威有大功于社稷,加少詹事!”

  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,如果还要拖下去,那就真是当众刻意打击秦德威了,会传递出秦德威失宠的错误信号,嘉靖皇帝目前还没有这个打算。

  负责起草圣旨的首辅夏言心情更复杂了,果然就像是昨晚王廷相所说的,秦德威并不需要自己直接支持。

  又好像从头到尾,也没谁直接发言支持秦德威,但秦德威就这么得偿所愿了,简直神奇。

  二十一岁的正四品词臣,只差一步便具备出将入相资格,竟然出在我嘉靖朝!

  现阶段剧情完事了,又需要点时间,来仔细构思下一阶段剧情了,所以今天缓一下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